合浦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座小城,自古以来被两广争来抢去,只因小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的费用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etbdf/

三个半月,南海伏季休渔期已经结束了,广西北海、中度、高危险海域已全面解除。

在北海,除了能出海吃鲜,还得准备一个G的胃。

论哪个省最会吃,“两广联盟”广东、广西,即便放眼全国也鲜有对手。

吃鸡,横扫其他省份,鸡、油、鸡、鸡、螺、鸡……

吃海鲜,面对海洋,各种鱼虾螃蟹,随心所欲;

茶余饭后,各类果品四季都不会断绝;

更别说熬汤、熬粥、熬糖水了,G的胃都不够。难怪会有这样一句话:“酸甜苦辣应有尽有,每次尝到两广美食的时候,恨不得把锅都给吞下。”

然而,就算平时亲密无间的老表、美食联盟也是举世无双,但两广却为一座美食之都“反目成仇”,轮流“争抢”。

年,与合浦、石康等隶属于广东管辖的“廉州府”;

一九五二年,他回到广西,第一次离家;

年,回归广东,并将其提升为县级;

年,他再次来到广西,一直到现在。

你有没有想到?北海,北部湾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北海在两广几百年的“极限拉扯”中,融合了广西的酸涩和豪迈,广东的甘美和细腻,却在不知不觉中孕育出了一种独特的味道。

海鲜:在这个私家港口,可以品尝到大海的美味。

两广“抢”北海,虽然是个笑话,但一想到“扎扎跳”的生猛海鲜,一百元不到,就能吃个饱饱的……我可不想把这东西给别人。

北部湾渔场毗邻北海,是中国四大渔场中最为“宜居”的一个。

中国大陆,越南,海南岛三面环海,形成了一片半封闭式的港湾。平静的大海,辽阔的海滩,丰富的食物,独特的红树林风景,吸引着无数的鱼虾和螃蟹。即便是稀有的布氏鲸鱼,也会在春季来此栖息。

“进门就是捕鱼”,各种名不见经传的海鲜,都被北海人以极低的价格,收入囊中。北海人打了个饱嗝,用北海语对着陆隐笑了笑:“不客气,这么多的海鲜,还真是暴殄天物。”

要说最受欢迎的海鲜,莫过于沙虫了。广东人有一种“无鸡不成宴”,而北海人的“无沙虫不成席”。碰上大的喜事,招待亲朋好友,没有一盘沙虫做的菜,那就太丢人了。

我要找新鲜,就得挖“三尺”。喜欢洞穴生活的沙虫,只有在潮水退去的时候,才能发现它们的踪影。别说挖40公分了,就算是沙虫,也会发现赶海人在挖洞,然后继续朝更深的地方钻。

沙虫不仅不易挖掘,而且价格也非常昂贵。

如果赤潮、污水排放过量、台风、暴雨,这些沙虫都有生命危险。

为了维护“海鲜自由”,北海人一直在努力保护自己的海洋:

一年4亿4千万元的资金用于红树林的绿化及周边岛屿的生态恢复与保护;

在收获期间24小时沿海岸巡查,严厉打击非法排污企业,使用高压水枪非法捕鱼;

一年多节环保知识讲座,从三岁到八十名学生,对大海充满了敬畏。

北方人深信不疑,白水煮,清蒸,才是最好的诠释沙虫的本来面目。

这是一种充满了广东美食基因的诠释,也难怪陈晓卿会忍不住闭上眼睛,赞叹沙虫的“天然味精”之名

清洗后,用来做沙虫刺身,然后放入北海有名的臭蟹,味道鲜美。

将沙虫肉晾干后,味道更加浓郁,放入油锅中翻炒,加入粉丝、黄花菜、清水,用大火煮至香味四溢,一煮就知道了。

不要把北海所有的海鲜都当成沙虫。

虎鱼、奎龙鱼、红鱼巴……每一种都能让人重新认识到自己的海鲜世界。

花甲、红螺、白螺……无数的带壳海鲜,被北方人粗略地称为“螺”;

“了解北海,就能了解整个海洋。”

早餐肯定要吃一碗广西特色的猪蹄。

鲜嫩的蹄子和两块骨头,还有一块让人过瘾的骨头,在清晨的时候,熟悉了每一块肉的味道,将每一条腿都切成了一块一块,煎到金黄,然后用自己的秘制酱料熬煮,直到猪皮软而不硬,肥而不腻。每天都在风吹雨打,为的就是给那些“铁粉”吃猪蹄。

拿着期待已久的猪蹄,食客们又从小摊上拿起一勺免费的竹笋,或是切成葱花的青菜,抵消了猪蹄的油腻,让这份早餐看起来更加的美味。

不同于老表的风格,广东的代表:牛腩粉,选用软糯浓香的口味进攻早餐嗦粉高地。

牛腩用陈皮、八角等调料熬制而成的浓汤,熬制了数个时辰,肉质松软,还带着一丝淡淡的嚼劲。

上菜之前,撒上一点葱花,鲜嫩的牛肚,葱花的嫩绿,扁豆的白色,汤头的金黄色,形成了一道被称为“绝味”的“方程式”,与猪脚相媲美。

一碗海鲜面摆在桌上,北海人享受海鲜的特权,不言而喻。

虾肉、蟹肉、螺肉,就像是不要钱一样,堆积如山,几乎将所有的米粉都给淹没了。就是靠着一道简单粗暴的美味,才让海鲜大鳄加入

北海,不仅仅是一个海鲜的乐园,更是一个美食的乐园。

走在北海的大街上,最常见的就是“米乙”,北海人的发音就是“eai”。虽然字典上没有这个“字”,但北海人都知道这道菜的好吃(下面就用“籺”来形容)。

杯仔糕,又称碗羹,是一种中国传统的点心,是用白糖、糖或黑芝麻煮成的。那种鲜香脆嫩的感觉,让上海喜欢吃年糕的人都会流下眼泪,这是一种异乡相逢的感觉。

不过,为了给北海姑娘们做一顿完美的早餐,杯仔癀还是要做的。在“酒窝”里放入酱油、醋、蒜蓉、北海酱,这才是真正的大功告成。

“听说是从中原迁移过来的客家人做的。”

来北海游玩的广东人,随便走到一家路边的糖水铺,一定会说:桂圆、红枣、白果、百合、芋头、莲子……足足有三十多壶的糖水,一字排开地摆在了店铺的窗口。你只需要和她说一声,她就会给你做一份专属的糖水。

要吃到所有的食材,估计要在北海待上一年半载。

除了北海,两广的“糖水宝地”里,板栗、白果、糖浆都很少见,是必须去的地方。松软的板栗一入口,就会松开,哪怕是一颗稍显苦涩的白果,也会被坚韧的甜味牢牢地抓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喜欢喝糖水的广东人,在这儿能感觉到家乡的温馨,一碗广西风味的鸡屎糖,同样可以让广西的老表一眼就喜欢上了。

越南不甘示弱,将越南的水果捞送到了北海的甜品界。

荸荠、椰肉打下了清甜的基础,哈密瓜,芒果,木瓜点缀着热带的小山;

一勺晶莹剔透的玉米糊从顶端滑落,让这款水果捞更添了几分诱惑。

一勺下去,椰子的香味,玉米的鲜嫩,还有果子的甘甜,三种不同的甜味,让人瞬间就沉迷其中。

北海:临海而居,别有一番风味

明朝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中有这样一句话:“东珠比西珠,西珠比南珠”。北海合浦县出产的珍珠,一直是世界上最受人唾弃的地方。

北部湾的一颗颗礼物,也是汉朝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

《汉书·地理志》中说,“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开始,向东南亚诸国扩展。

北海古街的一座座中西合璧的骑楼,正是数千年来各国文化交融的绝佳见证。

北海人依山傍水,在海上也积累了疍家人的船型文化。

从福建和广东迁移而来的渔民,在北部湾采集牡蛎、珍珠,繁衍生息,形成了一个“北海村”,这就是“北海”的由来,而“戴笠”、“织梭”、“送龙王”、“祭祖”等传统风俗,也被一代代传承下去,成为北海大街小巷中一幅重要的文化拼图。

北海在“东西南北”的交汇处,显得格外的热闹。

说白话,说客语,

和湛江人一样喜欢海鲜;

没有壮语,没有喀斯特,没有十万大山,

梧州的老表,见到了猪蹄,还能叫得上是兄弟;

除了两广的影响,四海的风土人情,也是别有洞天。

有古色古香的骑楼,也有天下第一滩。

是丝路的源头,也是珍珠的发源地。

北海的美味举世无双。

就算是两广,我也要去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