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70年巨变皖美公路百年公路合浦路恢复 [复制链接]

1#

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11月19日,为记录安徽公路发展为城乡面貌带来的改变和沿线美丽景色,“70年巨变、皖美公路”,安徽公路摄影大赛秋季采风皖东行启动,参加采风的摄影家和记者首先来到有百年历史的国道全椒段,感受它悠久的历史和现代的沿线美景、沉寂后焕发新活力、肩负新使命;还采访国道上的两任道班班长,见证道路养护由让群众出门畅通到走得安全、舒服、美丽的巨大变化。

G全椒段峨嵋桥附近的"绿色隧道"。摄影:乐卫星

百年老路风景亮丽,融入美好乡村建设中

国道全椒段,旧称合浦路。据全椒县志载,合浦路利用原历阳古道、江浦古道等路段于民国初期筑基始建,迄今已近百年。它曾是连接南京至合肥的唯一通道。国家修建国道时,它又成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合浦路开始植树造林,50年公路线形基本未变,行道树景观也保留至今,成为难得的有悠久历史的行道树景观,被称为“绿色隧道”。

采风团一行首先来到峨眉桥段。这里的梧桐树高大挺拨,树叶色彩斑斓,在湛蓝的天空下,与田野自然融合,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摄影师们从地上、天空,一顿猛拍,拍出一幅幅精美大片。

据滁州市公路局全椒分局相关人员介绍,这条百年老路,有过光荣,也有过沉寂。年,负责养护它的武岗道班被评为全省首个文明道班。年,这条路被评为首批省级文明公路之一。但是在合宁高速年11月通车后,它渐渐沉寂,本世纪初曾降级为省道。

年,国家进行路网调整时,这条路被申请规划恢复为国道;今年5月份,这条路正式由省道恢复为国道。目前,这条路已紧密融入美好乡村建设中,成为全椒产业扶贫的交通命脉,在区域性社会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记者和摄影师们采访谷传声老人。摄影:项春雷

这里出了个全省首个文明道班

在武岗道班,79岁的老班长谷传声老人接受采访,分享上世纪六七下年代养护国道的情景。这位老人年参加工作,从事道路养护至年退休。

据介绍,他年调任武岗道班班长,凭借自身的丰富经验和过硬本领,其管养路段好路率逐年上升,4年跨了4大步,年更是达到96%。武岗道班当年因此获得了全省首个文明道班。年,他还被授予“安徽省劳动模范”。年,这条路被评为首批省级文明公路之一。

谷传声说,年上班时,他们是一个人一根竹扁担挑一幅竹筐,再拿一把铁锹,担沙石修路补路;年,每人发一辆木头轮子的独轮车,上面有个箱子,装养护材料;年,改进成两个轮子地板车,但车轮子是用汽车轮胎外胎裁成条子,包在钢圈外面,这样又可以多装些养护村料,也节省了一点体力;再后来板车就换成了可以充气打气的轮子了。

张斌接受采访。摄影:吴国辉

那个时候的路是砂石路,路况很差,大洞小洞多的是,每天就是把这些洞补上,准备的养护材料都不够用。养护就是纯体力活,基本工具是铁锹、扫帚和板车拉砂石。

谷传声还记得当年的这段路有76个湾;还有很多陡坡,汽车挂一档才能爬上去。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优路”活动,约到了上世纪80年代,才把这些湾取直。

退休后的谷传声还心系道路养护。他说,现在的条件比当年不知好多少倍,公路人应该把养护工作搞好。

国道老照片。滁州市公路局提供。

现代养护:让群从走得安全、舒服、美丽

这条公路现在是如何养护的?在下封村路段,记者见到了正在路上值班工作现任武岗道班班长张斌。

年,张斌退伍后接过父亲手中的锹,也当了一名公路人,一干就是20年。他从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到道路养护的巨大变化。

张斌说,他父辈那一代人,主要还是小板车、用肩膀挑。当时一个道班,只负责十几公里的道路养护。他的父亲是班员,负责的是有3公里长的标段的养护。

滁州市公路局提供。

在年,张斌开上了拖拉机;在年,用上了扫地机,但那是老式的,是滚刷式的,灰尘比较大;现在呢,扫地机是带水的,清扫时没有扬尘,十分环保。

国道老照片。滁州市公路局提供。

张斌列举了他们现在的主要养护装备:扫地机、洒水车、护栏清洗车,铲雪车、融雪剂抛洒车和巡查车等。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确保应急物资及时调配,武岗道班于年设立了应急仓库。

张斌说,现在路况比以前好,机械化程度也高,但养护的担子比纯体力劳动的时候更重了。以前人们出行,只要保证能走、畅通就行了;现在则要求安全、舒服、美丽。他们道班负责近40公里路段的养护,每天都要巡查两遍,上午全程巡查一次,下午全程巡查一次。除了正常养护以外,还要应对一些突发状况,来保证人们的通行需求。

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许大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