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曾经一身名牌如今地道牛倌
TUhjnbcbe - 2024/4/25 17:05:00

图为刘欢,王钰淇摄。

谁都没想到,家境优渥,曾经衣服鞋子都是名牌的刘欢,有一天居然会回村里养牛。

35岁的刘欢,如今俨然一个专业“牛倌”。他常常站在混合着动物粪便和谷物发酵味道的牛场里,笑着跟人分享他的养牛经。养殖场内的西门塔尔牛每种叫声分别代表什么,他都烂熟于心:“刚刚是母牛在找小牛,现在的叫声则是在告诉你,到‘吃饭’时间了。”

从对养牛一无所知到可以解决牛场里所有的技术问题,刘欢用了一年。他专程到牛场附近的工棚住下,揣摸牛的习性,跟踪牛群的健康状况,并掌握饲料配比的方法。

“这都是被逼出来的。”刘欢坦言,一开始他以为把养殖场的工作都交给工人就可以高枕无忧,但他很快发现,农业养殖创业比他之前想象得复杂得多,很多事情都必须亲力亲为。

16年前,刘欢在南宁一所高职院校学习后,回到家乡广西省北海市合浦县白沙镇新村,接手了家里五金建材和工程机械的生意。年,他看到村子里大量丢荒的土地,了解到政府对肉牛养殖有优惠政策后,算了一笔账:由于优质肉牛养殖时间长、成本高,市场上牛肉的价格一直在稳定上涨中,一头成年西门塔尔牛能顺利养殖出栏的话,可以赚到约元。

刚开始,因为忙于其他生意,刘欢决定让工人全权对养殖场进行管理,他一周只抽空回来看一次。一段时间后,养殖场内接踵而来的问题,给他这种两头兼顾的想法泼了盆冷水。

当时,聘请的工人因缺乏相应的技术知识,不知如何判断牛是否生病,也不懂得如何及时干预治疗,导致母牛经常出现早产甚至病死的情况。作为镇上第一个开办养牛场的人,刘欢担心,如果养砸了,不仅前期投入的大量资金会打水漂,还会影响村民们发展产业的信心。

年,刘欢暂时放下了手中的其他生意,专程来到牛场附近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一天24小时和牛待在一起,观察牛的饮食和健康状况。

从小生活优越、没干过农活儿的刘欢,吃东西开始不讲口味,连穿衣打扮也不再像以前那么讲究,像变了个人。每天,他自己洗衣做饭,割草喂牛,闲暇时学习摸索打针、防疫、驱虫等技术。短短一年,他从斤瘦到多斤。

“遇到不懂的就上网查,一些复杂的问题通过

1
查看完整版本: 曾经一身名牌如今地道牛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