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落实《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积极服务落实“六保”任务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环厅〔〕27号)有关要求,充分发挥政务新媒体宣传引导作用,积极服务落实“六保”任务,促进全面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生态环境部政务新媒体平台现开设“帮扶案例”栏目,介绍各地生态环境部门落实“六保”任务、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两个正面清单”效能、帮助企业和地方政府解决环境治理方面问题和困难的典型案例,今天,我们推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典型案例第三篇,供大家参考借鉴,汲取相关经验。
排污许可是生态环境部门依据排污单位申请和承诺,通过发放排污许可证来规范和限制排污行为,并依证监管的环境管理制度。持证排污单位应在排污许可证规定的许可排放浓度和许可排放量的范围内排放污染物,并开展自行监测、编写守法报告等,确保严格落实排污许可证要求。目前,以排污许可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制度体系正逐步成为企业环境管理的首要依据。生态环境部要求,年底前要落实企业排污许可证发放全覆盖,实现应发尽发。
检查企业环境管理台账并交流座谈
近期,为帮助企业尽快适应环境管理思路和监管方式的调整转变,进一步熟悉和理解排污许可证要求与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落实内容,市生态环境局结合生态环境部、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贯彻落实“六稳、六保”以及“加大技术帮扶,协助企业解决治污难题,实施差异化监管,精准服务复工复产”等要求,积极整合环评管理、排放管理、监测管理、固废管理等多类型监管事项,实施多管合一,组织专项帮扶组,根据“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全国污染源监测信息管理与共享平台”采集的企业日常环境统计信息,综合研判,科学选取了合浦县、铁山港区、银海区等12家排污企业进行重点帮扶指导。帮扶企业涵盖酒精制造、固废处置、皮革加工、造纸、冶炼、表面处理等多个行业。
检查企业自动监测设备运维情况
帮扶期间,帮扶组首先针对企业排污许可证后守法报告编制、自行监测开展、监测设备运维、管理台账整理、信息依法公开等内容进行了重点检查;随后与企业环保负责人进行座谈,深入了解企业在排污许可证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和意见,及时交流答疑;最后就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共计4方面14类问题一一予以现场指导,向企业提出明确整改要求,同时将印制的《排污单位环境管理台账及排污许可执行报告技术规范》文本,现场发放给企业环保负责人,并指导进行学习和操作。
向企业反馈帮扶指导意见
通过专项帮扶,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环保工作人员对排污许可证要求的执行能力,规范了企业环境管理体系运行,完善了台账收集整理和信息公开落实。受帮扶企业对此次市生态环境局的专项帮扶工作均表示肯定,并承诺积极整改,尽快适应新模式,及时跟上新要求,在企业环保管理方面补短板强弱项,严格依法遵守排污许可各项规定。
向企业提供的技术规范
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结合生态环境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继续深入实施排污企业排污许可证证后帮扶与监管,建立健全信息沟通双向反馈渠道,并进一步整理合并监督管理事项,下县区、走企业、进车间,积极助力生产恢复和提升,努力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环境高水平保护。
供稿: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