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徐颖
通讯员竺佳怡王俪颖
摄影萧颢
视频剪辑萧颢
00:4312月9日,“珠还合浦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盛大展览,在湖北省图书馆开展。不少观众见到首次出京亮相湖北的3册《永乐大典》嘉靖副本,欢欣喜悦无法遏制,不断感叹真是“太震撼”“太激动”了。
荆州图书馆从事古籍工作的一名员工,特意来到现场观展。她说,看到《永乐大典》最后一页写下的出版记录,“感觉非常亲近,就像是古人的笔刚刚落下,我与古人来了一次亲密接触,这种时光穿越的感觉很奇妙。”
许多观众纷纷赞叹:“《永乐大典》上的字写得也太好了吧,一笔一划规整有力。过了几百年,居然还墨色如新。纸张没有想象的那么古旧,看起来还很新。”这是怎么回事呢?
《永乐大典》副本历经年,纸张仍非常坚韧
《永乐大典》成书于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距今约年,重抄于明嘉靖末期,距今约年。
“你看这个墨多润啊,纸张也非常的坚韧!”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古籍最怕酸化,酸化之后,纸张变脆了,一碰就掉。《永乐大典》历经历史沧桑,是有酸化的,但中国古代造纸技术非常高,《永乐大典》用的是‘白棉纸’,‘白棉纸’并不是指用棉花做的,而是指它又白又绵软,用了70%的桑树皮、楮树皮等树皮,以及30%的竹料和草料制作而成。用了树皮很坚韧,竹料和草料又可以让墨有润染的效果。这种纸张现在已经造不出来了,已经失传了。”
更令人惊奇的是,《永乐大典》里的一行行的格子,并不是印出来的,都是人工画出来的。“没有一笔是印制的。”张志清说,除了内容之外,还有朱墨标示的“句逗”。“古籍一般没有句逗,《永乐大典》里有句逗。说明当时做这部书,是下了相当大的功夫的。所有的句逗,大小都是一样的,是用小竹筒蘸朱砂写的。”
而《永乐大典》最后一页,体现了一种出版责任制,该册书是谁抄写的,谁做的圈点,谁校对的,谁最后审批把关的,一旦发现有问题,可以直接找到责任人处罚。
明代的“台阁体”方正硬挺,让后人拜服
令人赞叹的《永乐大典》无比漂亮的手写体,张志清介绍这是明代的“台阁体”,是明代标准的公文体。到了清代,叫“馆阁体”。明代的“台阁体”比清代的“馆阁体”更方正硬挺。明代的“台阁体”有欧阳询书法的味道,到了清代“馆阁体”就是赵孟书法的感觉了。
展览开幕现场设置了《永乐大典》抄写体验,读者可以一比一抄写大典内容,主办方提供了大典内容的影印件,留有描白可供读者书写。有读者感叹:“真是太佩服古人了!我用毛笔写了八个字,用了十几分钟,居然还是写得歪歪扭扭。”
张志清感叹,现在的人感慨写不出古人那么好的字了。而年前,明嘉靖年间《永乐大典》重录时,人们也在感慨,明万历年间编纂《永乐大典》原本,字写得太好了,他们写不过前人。可惜,《永乐大典》原本现在已经见不到了。
《永乐大典》见证年国运,“珠还合浦”归功于国家强大和爱国人士的努力
此次大展上亮相的古籍文物,包括《永乐大典》嘉靖副本3册,一共50余件。其中比较特别的一册《永乐大典》,盖有中国藏家印章、日本印章、俄文印章,为年经由外交部从苏联中央列宁图书馆转归北京图书馆(现中国国家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说,《永乐大典》的命运就是国运——明永乐年间,国家强盛时,编了《永乐大典》;明嘉靖年间,经济较好的时候,重录了《永乐大典》;到了清末国家积贫积弱、危亡之时,《永乐大典》散掉了,外国人都来抢。
张志清说,“这一册印有多国印章的《永乐大典》命运坎坷,最初是我国藏家收藏,后来收藏不下去了,年到了日本满铁大连图书馆,苏联在大连时期,又转到了苏联。新中国成立后,苏联主动归还了《永乐大典》。”
张志清介绍,国家图书馆所藏的多册《永乐大典》嘉靖副本,主要是原清宫翰林院所存《永乐大典》残本,以及通过国家的购买,爱国人士捐赠等方式得以收藏。
年8月20日,中国著名收藏家周叔弢先生将家藏的一册《永乐大典》无偿捐献给国家并致信国图:“仆旧藏《永乐大典》一册,杭字韵,卷至,谨愿捐献贵馆,……珠还合浦,化私为公,此亦中国人民应尽之天责也。”本次展览主题正是取自于周叔弢先生的这封信里的一句话。
高级别展览对应高级别安保,展览热度持续走高
3册《永乐大典》一起出京展出,这是首次。记者了解到,国家图书馆的3册《永乐大典》嘉靖副本,在展览开展前一天,才放入展厅。展柜也是国家图书馆从北京运送过来的原展柜,展柜恒温恒湿,透明坚固。
湖北省图书馆馆长刘伟成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说,《永乐大典》展览也是湖北省图书馆近年来高级别的展览,为了保护文物安全,除了摄像头、红外线等技术安保手段外,馆方还特别加派了人手,进行了24小时值守。
刘伟成介绍,本次展览一共分为五大板块进行展示:一是《永乐大典》;二是国家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的其他珍贵古籍;三是,湖北省博物馆的明清书画;四是古籍修复技艺展示;五是古籍文创展示。“这次专门针对《永乐大典》开发了文创产品,反响很好。我们希望通过各种形式,让读者近距离感受中华古籍文物,感受中华文化之美,增强文化自信。”
开展当天上午,湖北省图书馆长江讲坛邀请著名作家、文史学家熊召政主讲“《永乐大典》引出的话题”。讲座分别从永乐皇帝为什么要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大典》与《太平御览》的比较、永乐皇帝为什么要更换主编及代代相续的文化建设四个话题进行展开。当天下午,大咖探馆活动邀请到网红学者戴建业探馆互动。
记者了解到,因为观众对《永乐大典》期待已久,展览热度持续走高,展览开展后前三天每天人的网络预约名额,已经约满。馆方表示,后期将适时增加名额。而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还特别开通了电话预约通道(-)。
本次巡展由国家图书馆、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湖北省图书馆、湖北省博物馆承办,湖北省16家图书馆或博物馆联合协办,展期一个月。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