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在八桂大地上追逐梦想追记袁隆平与广西
TUhjnbcbe - 2024/7/4 3:32:00

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的消息传来,八桂大地同声哀悼,许多人不禁回想起多年来袁老与广西的不解情缘。

“袁老与广西杂交水稻的情缘始于上世纪60年代。他对广西杂交稻的品种选育推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科教处的工作人员回忆,袁老十分关心广西农业,对广西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功不可没。

年11月,袁隆平被自治区党委、政府聘为首届自治区主席农业院士顾问,任自治区政府主席院士顾问团团长。在聘任现场,他慷慨陈词,表示将“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进一步做好广西农业发展的策划和谋划工作,努力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转化成破解农业发展难题的办法和建议,转化成为造福广西人民的现实生产力,为广西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作出贡献。”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了。多年来,袁隆平及其率领的专家团队多次来到广西,筹建袁隆平东盟农业科技博览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盟分中心、广西院士工作站等,对广西农业尤其是水稻发展居功至伟。

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培育超级稻品种。得天独厚的八桂红土地,深深吸引了袁老的目光。

“实现超级稻高产有4个条件:良种、良田、良法、良态(气候)。广西土壤肥沃,有种植超级稻的好底子,再加上广西优越的温光条件,实现超级稻高产应该很有希望。”袁老断言:广西农业大有可为。

其中,灌阳因独特的地形地貌、良好的生态条件,被列为“超级稻+再生稻”高产攻关示范基地之一。年,年逾八旬的袁老首次来到灌阳县黄关镇联德村超级稻亩产公斤攻关示范基地,这里是由他领衔的超级稻第五期高产攻关项目的协作攻关示范基地之一。当时,当地种粮大户王良富已连续4年种植超级稻,年最高亩产达公斤。面对沉甸甸的稻穗,袁老翘起大拇指,夸赞:“你们真会种田。”

年11月,喜讯传来——黄关镇超级稻一季稻平均亩产.45公斤,再生稻平均亩产.1公斤,一季加再生稻亩产高达.55公斤,创下世界纪录。袁老“吨半稻”的梦想在广西终于实现了!

年,袁隆平院士工作站落户灌阳县新圩镇小龙村。近90岁高龄的袁老亲临揭牌仪式,表示“要努力把灌阳的经验推广到全广西”。

“袁老多次来我们这里指导,让水稻产量步步增高。”灌阳县黄关镇联德村超级稻种植大户史维军说。

年起,广西种子管理站与袁老合作,引进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Y两优”系列组合,在全区各地选择16个县(市、区)建立17个百亩连片杂交水稻超高产栽培示范基地。目前已验收的10个水稻高产示范点平均亩产.9公斤,比同期杂交稻每亩增产多公斤,比同期常规稻每亩增产多公斤。

年,广西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暨东盟水稻研发中心项目在南宁启动,联合国际水稻研究所整合全球水稻新成果,为广西及华南地区、东盟国家选育出高产优质农作物新品种,护航我国和东盟国家粮食安全。

根据广西沿海盐碱地特点,袁老研发的“海水稻”项目,成为广西唯一利用沿海盐碱地实施的种养项目。年,合浦县山口镇高坡村的千亩“海水稻”早稻喜获收成,亩产达多公斤。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袁老一生将自己作为一粒粟深植神州华夏,“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春华秋实,他的“禾下乘凉梦”与“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已渐渐照进现实。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八桂大地上追逐梦想追记袁隆平与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