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南国早报」
最近,广西一名“勇敢小暖男”火了
一段视频被网友不停转发和点赞
视频中,
两个小女孩正在家中小院玩耍
一只小牛犊走到院门口探头探脑
把最小的妹妹吓得哇哇大哭
6岁的小哥哥
立即带上小棍子冲出来,
吓退牛犊后关上了门,
还将两个妹妹拥入怀中,细声安慰……
这是发生在
广西来宾市武宣县禄新镇莲塘村
一个普通农家小院的暖心瞬间
这有爱的一幕
被中国移动“平安乡村”摄像头
记录下来,
经人民日报、新华社等
主流媒体微博播发后,
许多网友热议和点赞,
直呼太暖心啦!
情感“好纽带”
守护家园温暖
小小的摄像头不仅看家护院,也帮助村民的家庭记录日常生活中的小美好。
广西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区,不少地区农村青壮年长期在外务工、经商,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独自在家的现象较为普遍。一边是为了生活奔波,一边是对家里老人、孩子的牵挂,亲情的维系成为迫切需求。
▲村民们正在使用“平安乡村”应用看护家中情况。徐先丽/摄
“以前在外总是担心家里的老人,有了“平安乡村”摄像头,不管离家多远,我都能看到他们的情况,心里踏实多了!”百色靖西市龙邦镇吕平村小张说。
外出务工的家人通过手机就能实时查看老人和儿童的活动情况,并能用对讲功能随时交流。所以,这个摄像头对于留守家庭而言,是一座“温情桥”,不仅缓解了他们的思念之苦,还衔接了无间的亲情。
种养“小能手”
解决生产管理难题
除了看家护院,“平安乡村”摄像头还成为村民们生产的“好帮手”,为智慧农业生产和管理带去方便。
在“鱼米之乡”合浦县党江镇,虾农一家再也不用像过去一样,吃住都在虾棚,24小时轮流值守、巡查虾塘。通过“平安乡村”摄像头,他们在家里、棚里上着网,随手打开中国移动“和家亲”APP,就能实时查看虾塘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就能及时采取措施,尽量避免损失。
▲养殖户正在广西移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使用“平安乡村”应用。林峰/摄
在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丹桂村七百弄土鸡养鸡场,在“平安乡村”摄像头的帮助下,养殖户在家里也能看到养殖场里的情况。他高兴地表示:“客户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随时观察我们的鸡从养殖、管理到销售的全过程,安全放心,供不应求啊!”
站岗“小哨兵”
乡村治安联防的好帮手
小小的“平安乡村”摄像头还给村子带来大变化。随着“数字乡村”不断深入农村,有效推动了乡村数字化建设,也提高了村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冠洞村,广西移动通过“企业宽带+千里眼”模式,打造村容、村貌,构建防汛、溺水安全体系,人工巡河转变为“线上巡河”,释放乡村治理中有限的人力;在村内主干道51个点位安装“平安乡村”摄像头,用于旅游旺季的全村巡查与安防,以“千里眼+平安乡村”统一接入村委办公室的模式,让村委可以实时了解村内情况。
“我们村安装了89个“平安乡村”摄像头之后,村里治安状况明显好转,老百姓生活也安心多了。”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横岸村副支书说。通过“平安乡村”摄像头,路过的村民,进出村口的车辆,一目了然。现在,村里不仅能有效防范盗窃及各类突发事故,还能及时解决老人出走、邻里纠纷等令村委头疼的难题。
▲广西移动工作人员安装“平安乡村”摄像头。徐先丽/摄
据了解,今年初,刷爆朋友圈的百色凌云县泗城镇腰马村家的72岁邓奶奶,叮嘱身处河南服兵役的孙子盘海燕注意保重身体的暖心一幕,同样也是通过中国移动“平安乡村”摄像头记录下来的。
可以说,小小的摄像头已经不仅仅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一环,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是广大村民寄托情感的重要途径。
据悉,广西移动“平安乡村”用户已超83万户,覆盖个行政村,为农村地区搭建起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下一步,广西移动将继续以利民、便民、惠民为己任,持续延伸“移动看家”服务场景,探索更多产品模式,赋能“数字乡村”建设,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持续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