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鱼真的存在吗?
不存在,这只是人们一种美好的幻想。
存在,不管是中国古代还是西方神话,都有美人鱼的身影。《汉武洞冥記》便有“乘象入海底取宝,宿于蛟人之舍,得泣珠。则蛟所泣之珠也,亦曰泣珠。”之说。
现在公认的美人鱼到底是什么?
我们心中美人鱼的形象,人首蛟身,女儿装扮,垂长发,性感迷人。
现实往往就爱打人脸,真正被定义为美人鱼原型的儒艮,在一般人眼中,和美完全不沾边,甚至,多数人都会觉得它很丑。
但不管“美人鱼”到底美与丑,以后,在我们国家,可能也看不到了。
年8月24日在英国皇家学会期刊上的一篇论文《儒艮(rugen)在中国功能性灭绝》(FunctionalextinctionofdugongsinChina)指出,中国在年后就已经没有了对儒艮的记录。即是说,最近14年期间,中国近海,已经没有人再发现过儒艮了。虽然功能性灭绝不能说儒艮已经在中国近海完全灭绝,儒艮个体有可能还是存在的,但是已经不能再自我维持生存了。
儒艮,即是美人鱼原型,至于为什么,有人说是儒艮需要在水面呼吸,也有人说,古人远远看到在海边礁石上哺育幼体的儒艮,呈人型,且大小与人相近,所以美人鱼多数是女性。
这里插入一下,功能性灭绝,是指生物种群数量已减少到在自然条件下无法维持繁衍的状态。也就是说,功能性灭绝的生物虽然仍有某些个体存活,但这些个体却很难继续保持该种群的生殖繁衍,待这些仍然生存的个体都死亡后,该种群就会从功能性灭绝过渡到彻底灭绝。
当然,功能性灭绝也是有地域性的,就比如儒艮,只是在我国功能性灭绝,而在澳洲、东非和西亚沿海,还有不少儒艮存在。而我国之前确定曾有儒艮的海域,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等热带沿海地区,因为儒艮寿命比较长,所以要证实儒艮在中国近海灭绝很难,但是从近几年的观察报告以及中国近海地区的水藻情况看,在自然状态下,我国近海地区,儒艮很难得到自主繁衍和生存了。
年7月21日,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更新的物种红色名录,长江特有物种白鲟已经灭绝,长江鲟野外灭绝。年8月24日儒艮在中国功能性灭绝,连续两个一级保护动物的“灭绝”,也为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敲响警钟。
年,儒艮被中国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世界上最古老的海洋动物之一。是海洋草食性哺乳动物,多在距海岸20米左右的海草丛中出没,性情温柔,没有攻击性,年在广西北海英罗和大风江口之间沿岸海域建立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但是即使这样,最近几十年,我国沿海的儒艮也变得越来越稀少,向来只要有价值的东西,都逃不过人类的捕杀,我国沿海本身儒艮数量就不多。而儒艮的肉可榨油可食用,骨头可以雕刻,皮可以用来制革,浑身是宝的儒艮怎么可能逃过人们的捕杀。
儒艮在受到国家重点保护前,被大量捕杀,是其数量急剧减少的一大原因。海洋污染,气候的变化,使南海北部近海水域水草遭到破坏和退化,生态系统持续恶化,使儒艮近几十年来出现物种的急剧衰退。毕竟儒艮需要大量海草(二药藻、喜盐草等),且繁殖非常困难(妊娠13个月,哺育18个月,比人都长,3-7年才会产仔一次)。
其实,与长江白鲟的灭绝有一点不同,我国近海区域缺乏支持永久儒艮种群的海草床,是我国近几十年再难寻得儒艮的根本原因。随着这几年我国对野生动植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