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TUhjnbcbe - 2025/1/18 16:43:00

“‘封狼居胥,勒石燕然,功封冠军侯’一直被认为是华夏民族武功巅峰的标志,中国历代武将毕生追求的梦想。”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01封狼居胥,勒石燕然

“封狼居胥,勒石燕然,功封冠军侯”一直被认为是华夏民族武功巅峰的标志,中国历代武将毕生追求的梦想。大家对“封狼居胥”的霍去病耳熟能详,但对“勒石燕然”的主人公窦宪却大多所知不详。要知道中国历史上曾被封为冠军侯的不过寥寥四人,只有霍去病和这位窦宪才是真正因对匈奴作战军功卓越封侯,实至名归。

西汉名将霍去病以未及弱冠之年从军,年仅十七岁功封冠军侯,被誉为世之良将。二十一岁时深入大漠两千余里,打得匈奴仓皇北顾,在狼居胥山(今蒙古国境内的肯特山)筑坛祭天以告成功之事,史称“封狼居胥”,(封专指祭天,禅才指祭地,莫再被人忽悠了)。之后,霍去病继续率军追击匈奴,一直打到今贝加尔湖一带,方才罢兵。“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中国历史上能与霍去病的“封狼居胥”这一功绩比肩的就是“勒石燕然”,同样也是一场对匈奴的战争。东汉外戚窦宪在公元89年出塞三千余里,击破北匈奴,登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刻石勒功,纪汉威德”(《后汉书》),留下“勒石燕然”的丰功伟绩。

此后,“封狼居胥”和“勒石燕然”,也成为汉族武功巅峰的标志,中国历代武将的最高追求。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02论跋扈权臣的养成

窦宪,字伯度,出身名门,其曾祖父窦融是东汉开国功臣,享有画像入云台阁的殊荣(但不是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历任大司空,卫尉等要职。窦融的七世祖是西汉窦太后(汉景帝之母,汉武帝的奶奶)之弟窦广国,著名的外戚家族,世代簪缨。

窦融归附更始帝(光武帝刘秀的哥哥)后主动要求开拓河西走廊,东汉光武帝登基称帝后,窦融又以河西五郡回归,使得东汉没有糜费刀兵就拓地千里,留下“窦融归汉”的典故。光武帝特给予窦融一家以殊荣,据《后汉书》记载“窦氏一公,两侯,三公主,四二千石。”

不过,窦融之子孙缺乏乃祖的谦卑恭谨,而是显露出纨绔跋扈之相,子窦穆,孙窦宣、窦勋都因罪死于狱中。窦家一度被驱除出京城。窦宪就是窦勋的儿子,因父勋被诛,宪少孤。

窦宪的转机来自于汉章帝(光武帝之孙,汉明帝之子)建初三年,窦宪的妹妹由贵人进立为皇后,“拜宪为郎,稍迁侍中、虎贲中郎将;弟笃,为黄门侍郎。兄弟亲幸,并侍宫省,赏赐累积,宠贵日盛。”

窦氏家族恢复了帝宠,时隔二百多年后再度成为天家贵戚。窦宪血脉中的纨绔跋扈气质立刻彰显出来,不光欺负平民百姓,更是欺负到天潢贵胄头上,居然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强买沁水公主(汉明帝之女)的田园,结果事发被汉章帝怒斥,并不再信宠窦宪。

不过,等汉章帝驾鹤西去,公元88年,年仅十岁的汉和帝即位后,窦宪的妹妹称太后(两汉历史上第二个窦太后),临朝称制,作为太后娘家哥哥的窦宪,自然成为太后的贴心人,得以再度回到朝廷中枢。窦宪被任命为侍中,内掌机密,出宣诰命。而且窦宪的弟弟窦笃为虎贲中郎将,窦景和窦瑰都为中常侍(不是太监),这下子窦家兄弟都位列中枢,地位显赫。

按说窦宪曾经因为恣意妄为栽过一回跟头,此次东山再起,不说夹着尾巴做人,起码应该学习他曾祖的温让守礼,做个低调谦和的好外戚吧。不然,窦宪依然在作死的路上花样百出地挑衅着皇家的权威。

史书记载窦宪是睚眦必报的性格,此次回到中枢后,他马上派人刺杀了曾经审过他父亲案子的谒者(官名)韩纡,以韩纡的人头祭奠了父亲。

更奇葩的还有一件事,都乡侯刘畅来吊汉章帝之丧,不知怎么跟太后相谈甚欢,一个刚死了丈夫的寡妇,一个年纪相当的宗室侯爷,据史书记载是“得幸太后,数蒙召见”。

也不知窦宪怎么就担心这个刘畅真被妹妹看上,委以重任,分了他的权,居然又是派刺客,刺杀了刘畅,然后把锅栽给了刘畅的弟弟利侯刘刚,可这种事情哪有那么容易蒙混过关,况且太后盯着这个案子限期讨要说法。后来真相大白,太后大怒,把自己的哥哥禁闭在内宫之中。

这回窦宪真怕了,怕妹妹一怒之下赐死自己,因为他知道自己妹妹在后宫斗争中也是心狠手辣之人。于是主动上疏,请求带兵出击匈奴以赎死罪。

03赎罪之旅铸就历史丰碑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此时的匈奴经过与汉朝两三百年的争斗,已经经历了两次分裂,分成了南匈奴和北匈奴,其中南匈奴入塞归附了汉朝,基本定居在云中(内蒙古境内大青山以南黄河一带)五原(内蒙古河套地区)一带。而留居漠北(蒙古高原包括今蒙古和俄罗斯部分地域)的称为北匈奴,依然是东汉政权的打击对象。

窦宪主动请缨北伐匈奴,也算给了窦太后一个台阶,这算是做舅舅的帮着小外甥(此时汉和帝刚刚十岁)巩固帝位,窦太后余怒未消之下,“乃拜宪车骑将军,金印紫绶,官属依司空”。

以执金吾耿秉(东汉名将)为副将,征发北军五校(汉有南北军)出洛阳。

另外,考虑是出塞打击北匈奴,需要快速机动,又调集了黎阳、雍营、缘边十二郡骑兵(《汉官仪》曰:“光武中兴,以幽、冀、并州兵骑克定天下,故于黎阳立营。”)另外,还征调了归附汉朝的羌胡兵。

准备工作完成后,公元89年,窦宪分三路大军出击塞外。第一路,窦宪和副将耿秉各率四千骑兵,还有南匈奴左谷蠡王所部,共万骑出朔方鸡鹿塞;第二路,南匈奴单于屯屠河,率领万余骑出满夷谷;第三路,度辽将军邓鸿(东汉名将邓禹的小儿子),及羌胡八千骑,与南匈奴左贤王也计万骑出稒阳塞(稒阳在五原郡)。三路大军在涿邪山(蒙古国境内满达勒戈壁附近)会师集中。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从记载来看,窦宪不仅仅是个只会跋扈的外戚权臣,也是个统兵能力很强的将领。虽然他是为了避免被诛,或者说为了保命才主动要求出击北匈奴,但并不妨碍他在对匈奴的战争舞台上大放异彩,将一次赎罪之旅变成一次载入史册的高光时刻。

据《后汉书》记载“宪分遣副校尉阎盘、司马耿夔、耿谭将左谷蠡王师子、右呼衍王须訾等。精骑万余,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之,虏众崩溃,单于遁走,追击诸部,遂临私渠比鞮海。斩名王已下万三千级,获生口马牛羊橐驼百余万头。降者前后二十余万人。”这一段真是看的人荡气回肠。

取得此次空前之大捷后,窦宪携耿秉登燕然山,“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没错!就是那位做《汉书》的史学家、文学家班固,“投笔从戎”班定远的哥哥。此时,班固已近花甲,在窦宪幕中任中护军。

班固此次做的铭就是著名的《封燕然山铭》,年被考古工作者在蒙古国境内杭爱山支脉发现了摩崖石刻,证实正是当年窦宪勒石燕然留下的《封燕然山铭》。

班固最后又做辞曰:“铄王师兮征荒裔,剿凶虐兮截海外,夐其邈兮亘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载兮振万世”,然后大军班师。

此为窦宪第一次北征,沉重打击了北匈奴,在对北匈奴的作战中汉家占据了绝对上风。

汉朝廷拜窦宪为大将军,封武阳侯,食邑二万户,窦宪推辞不受。

历史属于窦宪的高光时刻还没有结束,公元90年,朝廷又下诏,依照西汉故事,帝舅皆封侯。所以,特封窦宪为冠军侯,邑二万户;窦笃为郾侯,窦景为汝阳侯,窦瑰为夏阳侯,各六千户。窦宪这次又坚辞不受封,并带着兵出镇凉州。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转眼到了公元91年,为了彻底消除北匈奴这个隐患,大将军窦宪派右校尉耿夔、司马任尚、赵博等将再次率兵出击,这次出塞五千里,进攻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对北匈奴的残存势力给予了沉重打击,斩首五千余级,北匈奴单于遁逃,不知去向,其国遂亡,余部开始向西迁移,逐步进入中亚以及东欧地区。不过,东部的鲜卑人趁虚而入,占据了北匈奴故地,继续进行着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之间的刀剑对话,这是后话。

04权臣就是权臣

窦宪主导的对匈奴战争至此取得了绝对的完全胜利,消除了北方游牧民族对汉朝的袭扰和威胁,个人声望直追前汉的卫青和霍去病,而且窦宪还两次推辞了朝廷的封侯,但如果以为窦宪就此会公忠体国,尽心尽力做一个忠臣就太小瞧这位以跋扈肆虐著称的外戚了。

窦宪虽然远在凉州,但却控制着整个朝堂,《后汉书》记载窦宪“以耿夔、任尚等为爪牙,邓叠、郭璜为心腹。班固、傅毅之徒,皆置幕府,以典文章。刺史、守令多出其门。尚书仆射郅寿、乐恢并以忤意,相继自杀。由是朝臣震慑,望风承旨。”

窦宪在权臣的道路上肆意放飞自我,所作所为都是史书上对权臣定义的标准操作,掌握朝廷任免官员的权力,公器私用,大力提拔任用亲信,刺史、守、令多出自窦家门下,窦氏家族为侍中、将、大夫、郎吏者十余人;家中豪奴纵横京城,抢男霸女、欺压良善更是属于常规操作。

随着窦宪威权日盛,他和围绕在他身边的人,心里的欲望就像野草遇到春雨一样愈发蓬勃,终于发展到想谋害汉和帝的地步。所以说交朋友要谨慎,窦宪本就是恣意弄权的跋扈性格,周围一圈人再火上浇油而不知劝导,那窦宪想不死都难。

此时到了公元92年,汉和帝已经从十岁的懵懂孩童成长为了十四岁的少年。身边也不缺忠心于汉室的朝臣,而且距光武帝建立东汉不过六十多年,人心归汉,与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的情况不一样,窦宪造反或是想割据一方都缺乏土壤环境。

没有什么意外情况发生,少年天子在朝臣的帮助下,将窦宪及其党羽杀的杀,关的关,“宪等既至,帝乃幸北宫,诏执金吾、五校尉勒兵屯卫南、北宫,闭城门,收捕叠、磊、璜、举,皆下狱诛,家属徙合浦。”

窦宪的得力助手邓叠(穰侯,侍中),邓磊(邓叠之弟,步兵校尉),郭璜(长乐宫少府),郭举(窦宪之婿,郭璜之子,射声校尉)等人都被捕下狱被杀,家属流放到合浦(今广西合浦县,汉时的蛮荒之地)。

05冠军侯的最后悲歌

在以雷霆万钧之势收拾掉窦宪的爪牙后,汉和帝对窦氏兄弟的处置看似温和许多。前面我们曾经说过,朝廷曾给窦氏兄弟封侯,除了窦宪没有接受外,其他三人都是食邑六千户的侯爷。

帝“遣谒者仆射收宪大将军印绶,更封为冠军侯。宪及笃、景、瑰皆遣就国。帝以太后故,不欲名诛宪,为选严能相督察之。宪、笃、景到国,皆迫令自杀。”

汉和帝派人收了窦宪的大将军印绶,封窦宪为冠军侯,命窦宪、笃、景、瑰兄弟都回到自己的封邑去,窦氏兄弟除了窦瑰因修身有道,暂时得以幸免外,其他以窦宪为首的三兄弟都被迫自杀。

为汉家立下“勒石燕然”不世之功的窦宪就这样不光彩地谢幕了。

冠军侯以军功冠绝全军而封,乃是汉武帝专为霍去病设立的爵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封冠军侯的就是那位“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第二个得到这个爵位的是霍去病的儿子,袭爵而得。第三位是东汉名将贾复,他是因为出身冠军这个地方,所以最初获封冠军侯,后来定封胶东侯。第四位就是这位窦宪。

而真正以对匈奴作战因军功卓越而获封冠军侯的只此二位——“封狼居胥”的霍去病和“勒石燕然”的窦宪。也正是这二位构成了华夏民族武功的巅峰时刻,成为历代武将梦寐以求的追赶目标。

可叹的是窦宪获封冠军侯后就被迫自杀,不知和帝是如何考虑的,是想以冠军侯酬谢窦宪出塞千里北击匈奴的卓绝军功?但不管怎样,从他大破匈奴,威震天下的功业来看,窦宪无愧冠军侯的名号,窦宪的冠军侯实至名归。

图片来自网络

1
查看完整版本: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