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从浦北开始
据张黄镇现存的《黄氏族谱》记载,明成化元年(年),有位名叫黄一郎的人从廉州搬到此地定居,靠卖茶水为业,曾取名茶水亭。接着一位姓张的人携家带口到此设店卖粥,张、黄两家为往返于廉州湾和张黄江的商旅提供住宿餐饮。来往的人们发现这个地方具有开拓商业市场的潜力,便一个跟着一个迁居此地,人烟渐渐稠密,遂成一条圩,因是姓张和姓黄率先搬来此地,后人便把这条圩取名张黄。
△东汉合浦郡
清朝年间,圩镇南大街建有一座贞节牌坊,高十多米,气势宏伟,下面有三个拱门,中间能过汽车。据说当时张黄圩一位姓张的女子,因是家中的独生女,担心出嫁后父母无所依靠,发愿“戒身吃素”,终生不嫁人,在家服侍双亲终老。当地的人们感念此女孝心,便自发捐资募集,为该姓张女子建一座贞节牌坊。这座牌坊全部采用精心凿磨的黑纹花岗岩石,石质坚硬发亮,纹理丰富高雅。牌坊中央第二层壁面上刻有兰花图案,图形逼真,刀工精细。牌坊首层中央壁面上刻着“节孝流芳”四个篆字。牌坊左右两侧石柱上雕刻一副隶书对联。左联是:“晓星晶莹光耀杏林群芳妒。”右联是:“兰草馥郁气盈天宇众圣朝。”牌坊座落在圩镇江岸东边水埠百级石阶顶端的平地上,居高临下,俯视江流,宏观气派。只可惜这座具有历史重要意义的文物在抗战时期被拆毁。
△百年沧桑的张黄老街
△张黄老街风貌
离牌坊不远有几座古庙祠堂,分别是大王庙、妈祖庙(天后宫)、文武庙、观音堂、三官堂及土地祠、百家祠。这些古建筑在解放前后特别是文革期间遭到拆毁或损坏,目前尚存的比较古老的建筑物是上八团学堂,是清朝道台大人宋安枢创办,当时是合浦县北部最高学府。学堂最有特色的是所有支柱全部用一丈多长的花岗石凿成,有圆的、有方的,每对石柱都刻有对联(凹字),字体刚劲秀丽。上八团学堂遗址旁边,曾是广东省立合浦县农业职业学校(简称“张黄农校”,学校由国民党上将香翰屏创办)。门口左侧立有一块“合浦县抗日青年代表大会遗址”的碑记。年5月,中共钦廉党组织与抗敌后援会、抗先总队等抗日团体联合倡议,由驻军一七五师政治部主办,在张黄农校召开了合浦县抗日青年代表大会,当时到会的各界代表有多人。其中,中共钦廉党组织负责人张进煊、何世权、张世聪、朱澜清等参加了大会。
这所学堂因年久失修,早已破败不堪,唯有从碑记尚可证明这所农校为钦廉地区所作出的的历史贡献。
△老街头革命烈士纪念碑在诉说着老张黄的历史
△老街一角
△八团学堂遗址
如今张黄老街风貌仍多以民国特色建筑为主,二层骑楼楼挨楼,形成当地一道别具特色的风景。
解放路,张黄主干街道,从下低圩到上高圩长约1公里,沿街骑楼建筑,有派出所,供销社,税务,邮电,车缝社,搬运社,五金社等单位,有百货大楼,五金工具,生产资料,书店,副食店,常乐饭店,理发,修理单车等门店。小时侯常与同伴穿疏于街巷上,戏嬉打闹,在骑楼内弹玻子,扯革勒……
圩头顶,解放路与工农街交叉地段,老房子是原圩镇大队,正面是麻纺厂(原纸厂)。上世纪七十年代,很多家庭都来此领麻绒回家,一家老小轮着纺成麻线,攒点钱补贴生活
卫生路,上接工农街下通百货大楼,有公社,卫生院,木薯粉收购部,粮所,信用社等单位,路中段往里还有一番桃园,棵树茂密,幽深宁静
医院,旧时叫卫生院,印象中卫生院住宿区是一些很有历史的青砖建筑
留至今有着时代印记的建筑,墙上的标语清晰可见。这里楼下曾是书店,旁边是塘面街
供销社副食门市部,小时侯常来买酱油,不知你是否有过5分子酱油只买3分,返回途中加点水充数打斧头的经历
出所户口室,我们出生落户成为张黄镇的常住居民,至读书毕业上山下乡到农场农村,以及后来知青返城,参加工作的户口迁入迁出,都在此办理
车站大桥,当年,他们曾雄纠纠气昂昂跨过此桥,到农村去到农场去,上山下乡到广阔天地去
△发展中的张黄镇
张黄解放路老街也叫“死食街”,死食,是当地的方言,意思这条街是张黄小吃的聚集地。张黄老街比较有名的小吃有:炸肉粉、冷粉、毛蟹粥、花籺、饭包籺、水籺、发籺、凉粉籺、槐花籺等等,特别是张黄月饼和张黄瓜皮更是名扬四海。每当入夜,“死食街”便灯火辉煌,人声嘈杂,人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猜码声、斗酒声、吆喝声,热闹非凡。(以上文字由梁妙玲整理)
时代在发展,
作为浦北县大镇之一的张黄镇
现如今日新月异
这座总面积平方公里
古韵与创新并存的新镇
是国家级重点建制镇,北部湾经济区四级城市建设区,北部湾加工制造业重点配套产业基地,钦州市具有县区功能的两个综合型重点镇之一。
这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自然资源丰富,种植有香蕉、甘橙、荔枝等农产品。还享有“竹子之乡”美称,竹编产品更是远销欧美等世界各地。
生猪、美国皇鸽等畜禽养殖业相当发达。境内还广泛分布花岗岩和水晶石,储量丰富,质量一级。在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背景下,张黄工业也正在迈向新高度。
这里交通条件非常优越,贵合高速公路经过境内并设入口处,距合山高速公路入口处40公里,距北海福成机场65公里,距南流江旧州港口18公里,是国道线和省道S线交汇处,境内已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公路,周边城镇三级水泥公路贯穿全镇,而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这里还有两大4A旅游景区越州天湖和五皇山国家地质公园。越州天湖据张黄镇20公里左右,主体景区在张黄镇境内,地处合浦水库区,南北走向,纵距最长达52公里。
这里有藏品5万多件,
涵盖红色文献类、早期徽章类、
抗战实物类、宣传画类、瓷器类等十多项的
民间红色博物馆——天日红博物馆
张黄,我就在这里,在这里等你!
图文来源丨钦州发布网络配图浦北都市网美篇老臣
综合编辑:浦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