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新时代青春更精彩”
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圣火采集
于10月23日上午9:30分
在北海市合浦县海丝首港举行
圣火火种怎么采集?
14名圣火少女又代表什么?
一起来看
↓↓↓
火种采集首次在海丝古船上进行
圣火采集流程主要包括火种采集、点燃火炬、收纳火种三个环节。火种采集首次在海丝古船上进行,在代表广西14个设区市的14名圣火少女簇拥下,由1名圣火采集人手持采火棒登上海丝古船采集圣火。成功采集圣火后,14名圣火少女排成两列依次跟随在圣火采集人身后,护送圣火至舞台区域,点燃圣火盆。
圣火少女点燃圣火盆。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记者金翔义摄
在参照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等圣火采集惯例做法的基础上,这次圣火采集还吸收了北海南珠文化中的“南珠赋”舞蹈精华。采集仪式通过点燃新时代的火种,让“逐梦新时代,青春更精彩”的圣火在这里扬帆起航。
首届学青会火炬造型及设计理念
手持火炬造型以数字“1”为演化,数字“1”既代表首届学青会的独有属性,同时寓意青年人坚定勇争第一的信心和决心。火炬出火口设计源自“铜鼓”图纹,寓意铜鼓催征放飞青春梦想。
手持火炬造型以数字“1”为演化,数字“1”既代表首届学青会的独有属性,同时寓意青年人坚定勇争第一的信心和决心。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记者金翔义摄
火炬总长度约0.68米,外壳采用轻质合金材质,适合手持。炬身图案以学青会会徽青春飞扬形象为核心设计理念,通过会徽多彩的颜色结合散射状线条造型,体现出活力飞扬、青春绽放的寓意,展现新时代的青少年形象,引导和激励广大学生、青年发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放飞青春梦想,贡献青春力量。
火炬造型不仅优雅美观,同时科技含量足额。它们具备在极端天气环境下运行的能力。经过试验,可以抵御8级大风和毫米降雨。火炬内部燃烧器采用多段燃烧方式,火焰根部位于出火口内部,使炬焰在极端天气下可稳定燃烧,并将火焰高度保持在毫米至毫米。
火炬传递路线突出青少年元素
火炬传递活动具体路线则为:北海(第1天)—钦州(第2天)—防城港(第3天)—崇左(第4天)—百色(第5天)—河池(第6天)—来宾(第7天)—柳州(第8天)—桂林(第9天)—贺州(第10天)—梧州(第11天)—玉林(第12天)—贵港(第13天)—南宁(第14天)。
每名火炬手配备两名护跑手,每名火炬手传递距离约米。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记者金翔义摄
每站传递距离约0米,由30名火炬手参与传递,开幕式主体育场火炬手6名,每名火炬手配备两名护跑手,每名火炬手传递距离约米。
火炬传递路线原则上突出青少年的元素,主要选择在体育运动学校、大中小学校、青少年爱国教育基地等场所举行,从而倡导青少年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遇见学青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