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广西博物馆在闭馆改扩建4年后上新了新馆预
TUhjnbcbe - 2025/3/5 19:18:00
全国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

本文转自:新华网

广西博物馆新馆一角

广西博物馆新标识(广西博物馆供图)

在高楼林立的南宁市民族大道沿线,有一座守护着时间宝藏的博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因馆舍大楼陈旧,展厅面积不足,广西博物馆自年5月起暂停陈列大楼开放服务,并于年1月开启了精雕细琢的改扩建工程。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在闭馆改扩建4年后,广西博物馆举行了新LOGO线上发布会,对新的视觉识别系统进行全面解读。令人期待的是,随着新标识的亮相,广西博物馆新馆预计于今年9月底正式回归。

新标识兼具历史感与时代感

博物馆是一个奇妙的地方,它跨越时空,与历史对话,不仅让人追根溯源,更让人思考未来。而每个博物馆的标识都有着深刻含义,既体现历史文化的厚重与悠长,又彰显各自的特色与风貌,凝炼着博物馆所承载的地方传统文化、风俗特色。

广西博物馆前身是始建于年的广西省立博物馆,原标识诞生于年,设计原型是一对馆藏文物西汉羽纹铜凤灯。这对铜凤灯铸造工艺先进,造型灵巧优美、活泼可爱,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是汉代众多青铜器中的重要代表作品,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典型文物。

年5月,广西博物馆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新馆标识(LOGO)设计方案。究竟什么样的标识能够脱颖而出?“公共文化机构应该有一个能够吸引人的视觉形象,经过10余年的推广,广西博物馆原标识已深入人心。”广西博物馆馆长韦江表示,新标识既要考虑新旧的衔接延续,还要考量是否能够很好地发掘与利用文化元素,诠释文化内涵。

新标识设计团队主创人员、广西艺术学院教授李娟介绍,新标识沿用了铜凤灯昂首回望的造型,并赋予了圆润的时尚线条感,整体灵动稳健。同时隐含字母“G、X”和“∞”,寓意博物馆是新时代传承创新、跨文化、跨学科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平台。标识色彩以红、黄色为基调,依层调色,体现中国传统温暖而亲近的特色,以及充满活力的现代质感。

广西博物馆新馆效果图(广西博物馆供图)

新馆涵盖13个展览及互动项目

在当天的线上发布会上,韦江透露了一个好消息:目前广西博物馆的改扩建建安工程、展览工程、开放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当中,新馆预计于年9月底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据了解,项目建成后,广西博物馆建筑面积将增加至.11平方米(其中,改造建筑面积.94平方米、新建建筑面积.17平方米)。新馆将在展陈内容、社会教育、公众服务、科学研究、功能设备等领域全面提升。新馆将涵盖“1+7+3+2”共13个展览及互动项目,如基本陈列《八桂春秋——广西历史文化陈列》《合浦启航——广西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釉彩斑斓——馆藏瓷器陈列》《匠心器韵——馆藏历代工艺珍品陈列》等7个专题展览,以及历史剧展演、儿童考古探秘、文化创意空间等3个互动区域和2个临时展览。

不仅如此,广西博物馆新馆还将延续“内外结合、动静相辅、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的办馆特色,充分利用室外空间,打造夜间开放区域,通过举办各具特色的活动,进一步拉近与大众的距离。

闭馆期间持续为公众提供服务

作为广西成立时间最悠久、馆藏珍贵文物数量最多的综合性历史、艺术类博物馆,也是广西首座获国家文物局认定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即将全新亮相的广西博物馆令人期待。实际上,虽然闭馆改扩建,但广西博物馆一直通过交流展、教育活动等形式持续为公众提供服务。据统计,闭馆改扩建4年间,广西博物馆积极推广线上活动,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累计开展各类活动近场,服务受众约万人次。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期间,除了举办线上发布会,广西博物馆老师还走进校园,为同学们讲述国际博物馆日的由来,分享广西博物馆的故事。此外,广西博物馆还将通过官方新媒体平台发布系列科普视频《博物馆里的广西》,以创意短视频的方式,让大家透过文物读懂广西历史,探索文明之光。

值得一提的是,广西博物馆还首次在《认识博物馆》视频课中特别邀请了专业手语老师提供手语讲解,便于听障观众通过视频了解博物馆的精彩,感受历史文化魅力。据悉,广西博物馆新馆将在公共空间硬件环境上尽量实现无障碍的基础上,对工作人员进行无障碍服务技能培训和意识培养,并计划推出手语版导览,让博物馆成为更公平、温暖、有爱的空间。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西博物馆在闭馆改扩建4年后上新了新馆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