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老先生谈金庸
TUhjnbcbe - 2025/4/18 16:33:00

 

 


  如果以出版为界,似乎对梁羽生、古龙做专门的评论没有多少,我至今没有读到一本。反而以金庸小说做专门的评论却不下十余本,这就不能不说金庸小说有它的独到之处。


  作为一名武侠小说的读者,也曾想对金庸古龙说三道四,但是发现完整的阅读古龙、梁羽生需要大量的时间,而金庸小说早已被人谈尽,由此也只能耐心的看别人在说些什么?金庸小说成为一种学问,说明里面包罗万象,文学、历史、地理、饮食,乃至人情世故等等。


  《挑灯看剑话金庸》的作者和金庸年龄相仿,似乎还虚长金庸一两岁,理工科出身,文学素养很高,在诗词、篆刻都有很高的造诣。老先生叫戈革,我认为这不是真名,应该是一个笔名。对金庸小说可以说是爱不释手,对梁羽生、古龙颇有微词,而对萧逸、温瑞安只不过是谈了个名字。老先生认为梁羽生的书,比较陈腐,比较俗套,缺乏新意。


  老先生在诗词上应该很有研究,能找出《水浒传》宋江作的《孤雁词》,其实是南宋张炎所作。以老先生的评价,梁羽生的诗词一无可取,金庸亦是同病。


  老先生对西方文学也有所了解,在丹麦被授予过骑士勋章,他认为古龙的小说犹如异族疯女,偶尔动人之处,可以共饮,却过目便忘。这一点我与老先生观点有些不同,古龙小说在文学的综合上,不如金庸,但不至于如此不堪。由此可见老先生,虽说学贯中西,骨子里尤爱中国文化,有几分旧式文人的味道。


  老先生认为还珠楼主与金庸是武侠小说的两座高峰,老先生还有一些乾嘉学派的样子,对还珠楼主的名字由来做了几种可能的解释。其一,合浦珠还;其二,买株还珠;其三,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他认为还珠楼主的小说结尾太草率,更多的时候还没有结尾。他认为金庸结构还算严谨,尽管结尾有时牵强,但不是那么严重。


  老先生是个金庸研究者,金学研究者和其他文学批评者不同在于,文学批评立足于文学评论,文本解读,在历史、政治、社会、伦理在小说中挖掘时代的矛盾原因、还有社会症结;金学研究者更愿意把兴趣在金庸小说里的其他元素,地理、饮食、爱情、武功等等。老先生就在里面总结武功,若干门派。更有意思的是,老先生还总结出谁是最佳老公,最佳妻子。他认为张无忌是最佳老公,王语嫣是最佳妻子。而且把每本书的若干人物做一个上中下的等级的分析,一共九个等级,上上,上中以此类推,更多是道德伦理上划分。


  老先生不喜欢悲剧的结尾,可能的岁数太大的愿意吧!老先生的文字也能读出老先生的性格,可以说是性情中人。老先生还把不同小说中情节与西方小说,或者于哪些典故有些相似,做出一一类比,例如游坦之类似《巴黎圣母院》里的钟楼怪人,其他我就不一一介绍。


  老先生给金庸小说排个座次,《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鹿鼎记》、《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是前五甲。老先生认为武侠小说的两大敌人,一是影视改编的太离谱了,不能光看电视而不看书;二是电脑游戏对孩子们的侵蚀,孩子接触游戏,就更不读书了。


  本人诗词门外汉,对老先生的诗词不做评价,书中似乎就两首老先生的诗,引用其中一首做结尾吧!


  (四十年前,我曾认识一位姓周的人,和他过从甚密,自许为他的“挚友”。后来发现自己其实是自作“多情”,其人实为“岳不群”,于是便于他绝了交。当我尚未梦觉扬州时,我们几个人曾经热衷于收存古玉器。周某买到了几件殷周时期的“玉器”。因此我曾以此为题,作过一首《摸鱼儿》。)词曰:


  问河山几经翻覆,当年蒙葬何所?龙门声价真耶幻,情史渺茫难据!寻旧主,烟霭外,庄光寂寞琴高去。相思正苦。恰石破天惊,云垂水立,鲛泪逗秋雨!


  凝眸处,曾绾金闺绣户,繁华忽化朝露。沉埋故国三千里,遗恨一坯黄土。谁吊古?算只有、周郎解著虫鱼谱,闲愁万缕。把半世牢愁,一腔心血,清夜托豪素。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先生谈金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