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路是好事,但要考虑我们的出入问题
——村民
地势原因导致,建议修建出行便道
——市交通局
修路与出行年春节过后,横穿合浦县山口镇城镇的广西滨海公路山口支线重修开工,当地群众纷纷感慨“终于盼到不用再走烂路了。”但好景不长,路面开挖没多久,就给他们带来了新的烦恼。在修建路段中段,位于道路两侧的20来户人家只能依靠木梯出入家中,村民反映:修路是好事,但我们的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谁来帮我们解决这些问题?
记者随后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造成该情况的是在建路段地势原因,目前仍在研究解决方案。
01家门口公路修建,村民出门要爬梯
广西滨海公路山口支线横穿山口城镇,春节过后,这一段长为米的破烂公路迎来了动工重修。但随着工程建设的一步步推进,道路两侧的居民楼前面出现了奇特一景:竖立在道路两边的木梯,每天爬上爬下的居民。这让不少过路人纷纷侧目,这是怎么回事?
近日,记者来到山口镇,沿着正在修建的公路一直往前走,看到在中间路段两旁的居民房前面竖立着几把木梯,不时有居民顺着木梯爬上爬下。“房子与路面的距离太高了,不用梯子爬下不来。”谢先生是山口镇山北村委谢屋村的村民,自从修建道路开挖路面以来,他家与木梯打交道的日子已两月有余。
“每天出门前都要先把木梯拿出来架好,出门、回家都要爬梯子。为了尽量不占用道路施工用地,目前我们几户人家共用一把梯子。”在谢先生的指点下,记者在百米长的公路两侧看到了5、6把木梯,每把约有1.5米长,斜斜靠在路边还未修建完工的水沟边上,成了村民从家门走到公路上的“捷径”。
“我们测量过,从房屋路面到公路路面之间的落差,约有1.5-1.7米。这么大的高度差,男人还可以踩着旁边的泥土块跳下来,但是老人孩子和妇女跳不了。”在与谢先生说话的同时,记者看到了公路对面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从房子里拖出了一把木梯靠放在房子边上,随后慢腾腾爬了下来。
因修路导致的路平面下降,给谢先生等村民生活上带来了很多的不便。据村民介绍,谢屋村的田地都在道路两边,每天要去耕作时牵着牛出入自己院子就非常不便,车子也不能放回家中。“修路是好事,但是我们的出行怎么办?以后都要靠梯子出入了吗?”期间,村民也曾将情况反映到当地*府及有关部门,但一直未得到明确答复。
02地势原因导致,难以两全其美
记者从山口镇*府获悉,因山口支线路段地势两头低,中间高,村民对于修路而提出的意见已经不是第一次。“路基的标高已经更改过一次。目前出现的情况是,山口支线中间路段因为路边房屋面与路面的地势差原因,而导致的村民出行不便。我们已经将该情况反映给了北海市交通运输局。”镇*府工作人员介绍。
随后,记者来到了北海市交通运输局。据该单位重大项目建设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山口支线该路段长约米,在中间有约米的地段地势略高,“以前修的公路都是随着地势而走,但这次重修的公路为1级公路,因设计需求不能随地势而走,导致该路段与路面的差距就比以前高了。”
在4月份,该局曾收到山口镇*府提交上来的请示,希望能将山口支线路面标高降低,原因是在修建路段的两侧,不少村民房子的门口已经被路面挡住一部分,“我们现场勘察发现情况属实,就将路面标高降低了30cm。”
“路面标高降低后,中间路段的村民房子屋面与路面的差距就更大了。”该工作人员介绍,由于此路段村民房子都依路势而建,在未动工重建之前,房子地面与路面标高差就有1米。目前修建后的路基则与该路段房屋地面相差约为1.5米。
“在整个长约米的公路中间路段,两侧房屋地面标高的差距最大的有1.9米。我们面临的情况就是,如果将路面标高升高到符合中间路段村民的出行要求,该道路两端约余米的村民房子门口则会被公路挡住;如果维持目前情况,则居住在中间路段的村民出入不便。”该局工作人员坦言,相关部门已经为此次开过数次会议,但目前仍没有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
03设计方案无法更改建议修建出行便道据介绍,因重建的山口支线设计为一级公路,根据设计方案及考虑到排水、安全等问题,并不能随地势而走,再加上该路段情况较为复杂,设计方案已无法更改。
对于目前因修路而出行困难的村民,北海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也表示理解他们的难处,“房屋面与路面高度相差大,出行肯定非常不方便。”该局工作人员建议,“如果村民房屋前面的空地足够,可以修建阶梯,或者在该路段两侧不远的空地上修建出行便道。”
工作人员还表示,下一步,他们将和当地*府沟通,并和村民进一步协调,如果村民同意,将会帮他们设计出新的出行方案,以满足村民的出行需求。
图文来源:本报记者詹燕萍
本期编辑:小表叔
●本文欢迎转发,谢绝擅自转载、盗用图文
如有需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