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支持谭大施公号!
希望您将它分享给所有朋友!
我爱北海:
我爱北海的常乐镇!
未来学者谭北海
作为地地道道的北海人,我们将地理位置独特且神奇美丽的北海深深地爱入心窝骨髓!
在北海,有我们非常喜爱的几千年古镇常乐镇!
从曲樟乡往北走,就到了常乐镇。
常乐镇比南康镇更加古老,所以,在中国叫常乐(长乐)镇的著名乡镇比叫南康镇的还要多得多。
常乐镇位于合浦县北部,与浦北县泉水镇接壤,离合浦县城32公里,距北海市区60公里,南流江、国道横贯常乐全境,所以交通十分便利。
常乐镇总面积平方千米,其中山地面积1万公顷、耕地面积0.55万公顷,下辖22个村民委员会,2个居民委员会,有个自然村,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约7万人。
常乐镇内多为丘陵地和南流江冲积小平原,土地肥沃。常乐镇西部为南流江沿岸小平原,东部为低丘(缓丘)山地,地势平坦,土层疏松深厚,有机磷、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较高,适宜林果种植。常乐镇农业以水稻、蚕桑、花生、玉米、蔬菜、甘蔗、香蕉等为主,是合浦县的农业大镇,也是北海市主要的冬季农业开发示范基地、蔬菜基地和蚕桑基地。常乐镇蚕桑业久负盛名,素有“蚕乡”之美誉。据历史资料记载,早在多年前,常乐人已经开始种桑养蚕、抽丝、织绸。常乐的丝绸以洁白、亮丽闻名国内外。汉朝时常乐的丝绸就是通过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销往世界各地的。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常乐镇的蚕桑面积达到了亩,占合浦县蚕桑面积的60%以上,年产蚕茧吨。
今天,常乐镇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思路,以龙头企业带动、基地联动、项目启动的模式,充分发挥缫丝厂、酒精厂、木片厂、食品加工厂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调整形成了蚕桑、木薯、速生林、甘蔗、蔬菜、良种牛繁殖等六大现代农业产业基地。
近年,合浦县常乐镇莲南村种植的*花风铃花灿烂盛开,放眼望去,一派金*灿烂,生机勃勃。众多游客穿梭在金*色的花海之中,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里成为了周边城市市民郊游赏花好去处。
也许,没有人知道常乐是合浦最古老的城镇。根据《汉书》关于合浦的记载,以及常乐古镇的地理位置、交通古道、历史沿革,还有今天残存的地名:望牛岭(常乐)、四方岭(常乐)、南城、中城、西城,我估计西汉初,合浦的县城就在常乐镇附近一带,是合浦郡的合浦县的*治中心。而古合浦县的东城应该在今天的曲樟,北城应该在今天的浦北县泉水镇。汉武帝设立合浦郡以后,合浦郡郡治在徐闻县,合浦县县治还是在常乐古县城。从郡治徐闻县到古合浦县(常乐)就经过山口镇、公馆镇、曲樟乡、常乐镇这一条最古老的公路(官道)。
但是,为了开通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在今天的石湾镇大浪村(南流江下游)建了一个专门用于经济贸易的城镇,作为古合浦县的经济中心。不过,石湾镇大浪村古城是贸易集散地,不是出海口,而是中转站,回中原、京城的第一个中转站。就像民国时期,廉州镇西门江码头是北海港(外沙)的第一个中转站码头一样。汉代合浦港出海口码头还在石湾镇大浪村的西南,靠近廉州湾的地方。
也就是说,从汉武帝开始,一直到三国时期,常乐作为合浦县的*治中心,而石湾作为合浦县的经济中心。根据古汉墓群的位置,也许中原移民到岭南合浦的汉人就在今天的合浦县城一带居住,这里成为汉人制造陶器与青铜器的生产基地,也是南珠与海盐的集散地。廉州镇的草鞋村遗址就是汉代的制陶基地遗址。
常乐这个名字来自常乐州,五代南汉置(公元年),州治于今合浦县常乐镇。常乐州辖境相当今合浦及广东廉江市西南部分地区,北宋开宝五年(公元年)废入石康县。
根据史料记载,三国汉献帝建安十五年(公元年),孙权派步骘任交州刺史,合浦属孙吴辖地。吴*武五年(公元年),分合浦以北归广州管辖。吴*武七年(公元年),合浦郡改称珠官郡,同年划分出合浦县南境设置珠官县,与合浦县同属珠官郡。南汉大宝三年(公元年),在海门镇(今廉州镇)置媚川都。北宋开宝四年(公元年),撤媚川都置石康县,与合浦县同属廉州(州治于今石康镇)。北宋开宝五年(公元年)废常乐州并入石康县。北宋太平兴国八年(公元年),撤廉州更置太平*,撤合浦县并入石康县。北宋咸平元年(公元年)撤太平*复置廉州(州治于今廉州镇),合浦郡、石康县同归属。
所以说,古合浦县地区,从汉武帝(公元前年)一直到三国时期(公元年),常乐作为古合浦县的*治中心,而石湾作为古合浦县的经济中心,海门(今廉州镇)作为出口商品生产基地。
从吴*武七年(公元年)合浦郡改称珠官郡,置珠官县(县治应在南康镇)与合浦县同属珠官郡起,常乐和南康都作为古合浦地区的*治中心,而石湾、海门和南康作为古合浦的经济中心。石湾作为对外贸易中心,海门和南康作为采珠及生产海盐、陶器等的生产贸易中心。
从南汉大宝三年(公元年)在海门镇(今廉州镇)置媚川都起,常乐镇、廉州镇和南康镇都作为古合浦地区的*治中心,而廉州镇和南康镇作为合浦县的经济中心,石湾、石康与常乐都是重要的货运中转站。
从北宋开宝四年撤媚川都置石康县、开宝五年废常乐州并入石康县起,石康镇成为了古合浦地区的*治中心,而廉州镇和南康镇作为合浦县的经济中心。
从北宋咸平元年(公元年)撤太平*复置廉州,合浦郡、石康县同归廉州起,廉州镇就此正式确立了古合浦地区*治中心的地位,而廉州镇和南康镇仍然作为合浦县的经济中心。
总而言之,从秦始皇统一岭南始,常乐逐渐成为了古合浦地区的*治中心,而从汉武帝开始,石湾镇成为了古合浦县的经济中心。又经过年的历史发展变迁,几经周折,最终于宋朝确立了廉州镇作为合浦地区的*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地位。
清朝以后,合浦地区的经济中心与*治中心逐渐向北海镇(北海半岛)转移,最终于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北海作为古合浦地区的*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今天的廉州镇三岔口(清江村)至原来的十字路乡公路应该是在三国以后才出现的,随着经济*治古镇南康的出现,南康镇至石康镇、廉州镇至公馆镇的道路刚刚好画了一个十字。而古老的山口、公馆、曲樟、常乐官道到现在仍然是合浦县一条非常重要的公路。
常乐镇还出了一个文化名人梅艳芳。香港“百变天后”梅艳芳,合浦县常乐镇梅屋村人。梅氏老祖宗原是广东顺德龙山人,于清朝嘉庆年间来到合浦常乐街定居,梅艳芳家后来去了南洋发展。
开拓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北海人天性豁达、透视人生!希望现代的北海人既重视经济,也重视*治与文化建设,做文质彬彬的君子。
谭北海读史有感:
闲伴孤云自在飞,
常读诗书人增肥。
芒鞋不踏名利场,
青史留名都有谁?
北是天方向,海是水故乡!
希望几千年历史的珠城——海丝首港北海市,能够再次辉煌,成为向海经济、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的模范城市。
谭大施谢谢您支持宣传社会主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