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孝泰,广西博白县人,生于隋末唐初。出生于年,从小就喜欢读兵书,练武功,练就了一身好功夫。隋末天下大乱,盗贼蜂起,群雄竞争。从小就有大丈夫志气的庞孝泰毅然投入*旅,在唐*平定岭南的战斗中,冲锋陷阵,英勇杀敌,屡立战功,被授为卫将*。年四月,南州刺史庞孝泰和南越州民宁道明、高州首领冯暄反唐,攻陷南越州,进攻姜州;合州刺史宁纯引兵救援,庞孝泰再降唐。唐贞观年间,唐王朝在北破突厥,西定吐谷浑之后,决定举兵伐辽。
龙朔二年(公元年),庞孝泰被授予辽东道行*总管(相当于现在的大*区司令),与唐*名将苏定方、程名振等统率岭南兵出征高丽。庞孝泰督*直逼蛇水。高丽将领盖苏文以优势兵力阻击唐*。庞孝泰身先士卒,冲杀在前,过关斩将,越战越勇。但终因出征遥远,粮草接济困难,寡不敌众,在耗尽气力后,血洒疆场,以身报国。
庞孝泰殉职后,其部属按他遗嘱“泰生于白州,死当归白州。”将其头颅取下护送回博白。朝庭念其功和忠义,敕命国师寻穴,扶葬于博白云飞嶂(海拔米)巨人迹山上,流传有国师诗为证:
广西一脉云飞通,高耸云霄雾浓浓,
左右开帐层叠叠,廉贞作祖甚魁宏。
中心出脉为正宗,鼓乐喧天响叮咚,
龙楼凤廊高壮丽,辞楼下殿登龙宫。
之皇行龙三台送,前呼后拥万人从,
左右两伞头上盖,头戴金盔一点红。
身穿锦袍金椅坐,俨然巍峨贵尊重,
城内外廊层层卫,万水为堂合浦通。
立木星体脐窝穴,像似人形貌尊容,
后代儿孙荣富贵,出类拔萃赛三公。
该诗形象地刻画出了云飞嶂的地形地貌,为卜这一穴,国师花了整整一年时间,从长安运棺到达云飞嶂又达二年之久。可见庞孝泰在唐高宗心中的地位,是一位了不起的民族英雄!宋《舆地纪胜》、清《一统志》、《广西通志》、《博白县志》对该山都有记载:“博白云飞山,山上有巨人迹,又有石函,常有蛇吐珠,夜出光焉;该山山势雄峻,常结云气;石上有巨人迹,扶禄王坛在其上。坛左右有二竹相对而生,枝垂到地。风来,则二竹自能洁扫其坛。坛前有两池水,清可鉴毛发,有菩萨鱼游泳其中。坛下时有仙果遗其旁,只可拾啖,不能携归。或他日再来,又头所在,穿云上跻,或见轩敞或见幽邃,罕津逮者,殆仙境也……”其景其情,史书上描绘得已经如同仙境,据说当时皇帝问国师选择何地,国师上报名号说:“三斗绿豆将,五斗芝麻官。”皇帝怕其风水过大冲到自己的千秋基业,遂命国师改善之。国师再次到云飞嶂,喝令“千年出墓,万年出官。”由此坟墓一直笼罩在云雾中,天气再好,山下附近都很难看到墓地巨石。恰好过了千年后,云雾散去,远处也可看到墓石了。上山路一路小车(2·0以上)可直上山顶,沿途转弯比较多,溪水淙淙,山腰间的农舍若隐若现,远处青山绿水,景色优美,早上山顶云雾飘绕,空气清新,久久不散开,是个天然氧吧,等太阳出来,云雾散去,只见前后群山重重环绕,望不到边际,一览众山小,大有登泰山也不过如此之感觉,四周景色青秀,特别迷人。据说祭拜该墓,有求佳应,附近庞氏村民经常前来拜祭,许下的祈愿都能实现,很是灵验,从而吸引了四面八方的人都到来祭拜,不管是庞姓后人,还是别姓的人,在重阳这一天都源源不断地前来祭拜,每到年三十晚,很多庞氏宗亲都提前上到山顶宿营,只为年初一赶领头,年年生意兴隆,万事如意,还可早晨观看云海,赏受不一样的感觉,过上快乐春节。新歌
这里有你想要的庞氏文化前期文章
更多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