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南三市本为一体,83年后陆续从钦州分出北海、合浦成北海市,90年代后分出防城、上思成防城港市。
如今全国进入大统合时代,既有上面的支持,也有下层省级的内生动力——做大再而做强。最明显的例证就是成都合简阳一举获得国家中心城市之名头。合肥分巢湖市,历经九年磨练,终得经济明星之光华。
我们来看看钦州人口刚过万,GDP多亿,北海则只有约万人口,GDP也刚过亿,而防城港人口最少,约万,GDP也仅有多亿。三市合计人口万左右,GDP多亿,超柳州亿,排南宁之后。
其实北部湾三市统合之后的数据,放在全国来看也是仅仅相当于河南南阳、安徽阜阳这么一种水平。我们再把视野拉开,广西在全国GDP位于中下水平,对于地处沿海,比邻经济一哥广东的优势而言,这不是广西的真实水平。
北部湾三市沿海,而且是有着雷州及海南做屏障的优势海湾区域,除了出品“深藏巷中”的优质海货之外,近些年来也陆续布局各类产业,但不乏都处于重复布局的状态之中,很有必要统合三市资源,整体规划产业结构。
比如钦州和北海在电子产业(显示屏方面)、林浆纸产业、石化产业、海工产业均有重叠。这种情况就很类似于二三十年前东莞各镇在电子、鞋类服装产业重复布局的现象,如今东莞经济转型重心在松山湖以华为产业经济为主的领域,以往大而散的加工产业大多数无闪耀可言。
前车之鉴,钦州北海两市很有必要统合先做大其中几项产业经济,然后图强之,比如林浆纸产业及海工产业等都可以集中精力发展,而不是如今的重复布局发展。
此外也可以借统合之力推动防城港的核钢产业尽快成型。内循环经济时代,讲究的是省与省之间的角力,而不是外贸出口时代的市与市之间的竞争。
钦州、北海及防城港同属广府民系钦廉分支,语言也是白话的钦廉分支,与广东的粤西湛江茂名极为相似,具有合并的基础,也有今后与广东省副中心——湛江的整体对接的考虑。
否则北海或者钦州单体太弱的话,与湛江对接只能是依附于湛江。广西北部湾三市:统合时代,聚力桂南,还等什么?